我在吉林的中国梦 最新消息-2017国际友人看吉林 赵新 2306506

“国际友人写吉林”主题征文活动获奖作品(二等奖)

我在吉林的中国梦

2014-07-08 | 来源: 中国吉林网

  珍妮特 美国 长春市佩尔英语培训学校

  神秘的东方国家--中国,从我刚刚开始工作时就像一个传说一样吸引着我,不知是因为书中关于雄伟万里的长城的描述,还是画册上富丽堂皇的故宫的召唤,亦或是色,香,味俱全的中餐的诱惑,还是不知是什么的冥冥之中的吸引吧,都使我充满着对这个国家的渴望,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探访的愿望越来越强烈,想去这个充满魅力,神话一般的国度,成了我做了二十五年的梦,而这个梦终于在我和先生59岁的时候得以实现,我们像“梦游”一般来了中国。近十五年的时间过去了,每一天的生活,挑战,惊喜都提醒着我们,这不是梦游,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发生在吉林的中国梦。

  回想起2001年8月31日,当我和我先生杰克降落在北京首都机场的一瞬间,我们是那么的兴奋。面带笑容的中国人,给了我们莫名的亲切感,听起来像唱歌一样的汉语,让我们觉得充满了韵律感。起初我不知道中国人为什么那么热情,经过十多年在这里的生活,我每天都会明白的更多一些,不管是我的学生,还是学生的家长,亦或是菜市场的小商贩,或者是早晨遛狗的邻居,他们把我们当成他们的家人,朋友一样,对待家人和朋友当然友好而热情,就像中国那句古话说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更是喜欢和他们成为朋友,楼下的水果店的店主会告诉我什么样的又甜又脆,超市里的中国美女会帮助我选健康的酱油,他们的善良,友好让我感到家人一样的温暖,因为有了这些熟悉或不熟悉的朋友,我的中国梦平添了很多的温馨和人情味道。

  中国朋友们对我们无比的热情,友好,可是“汉语”却远远没有中国人对我们那样的友善。我不明白 “柿子”和“狮子”有什么联系,为什么中国朋友总是听不懂我说的“柿子”,那红红的小东西,和满身鬃毛的庞然大物怎么就让我的朋友们听不懂。学了十几年的汉语,虽然我还有些搞不懂“柿子”和“狮子”的区别,可是,我渐渐发现自己对汉语学习充满了兴趣,而其中也闹了不少的笑话,这不但没有让我和朋友们变得生疏,反倒拉近了和中国朋友间的距离。因为有周边中国朋友的热心帮助,纠正我发音及词汇的用法,或者是声调的错误。所以,我的汉语也在不断的进步。

  不管是热情的中国朋友,还是对我越来越友好的汉语,都是我“中国梦”的片段。我的学校,我的学生才是我中国梦的主旋律。我和先生在来中国之前都曾经做过学校的老师,来到中国后,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那就是在中国授课和在美国感觉完全不一样。这里的孩子上课认真听讲,遵守纪律,尤其是我的宝贝们,他们大都在3到5岁之间,课堂上他们开心的像天使一样,一双双求知的大眼睛总是目不转睛的看着我,不管我安排什么样的活动,他们都积极的配合我,唱歌,游戏,样样都争先恐后,生怕落后于别人。不管是家庭富裕的孩子,还是不幸失去了亲人的学生,他们对于我来说都是渴望知识的学生,还记得我的班级有个叫“婷婷”的孩子,母亲的出走让这个年仅5岁的孩子在别人面前总是怯生生的,每次课前我都会给她一个拥抱,在那时,我能看到她脸上的笑容是那么的纯真,我能感到这个小小的拥抱,给了孩子像妈妈又像奶奶的温暖。通过我的学校佩尔英语,也让我有机会到长春市的幼儿园、小学教授英语。在那里,每个班级都配备了管理学生经验丰富的老师,他们为我的教学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很好的建议。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里老师对学生的负责,他们对待每个孩子都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每当看到孩子们的进步与成长,我都感到由衷的高兴和欣慰。不管我是做老师,还是现在做校长,我都非常喜欢我的工作,可是让我最享受的还是在课堂上,在教学过程中,我灵活运用专业知识,因材施教,驾驭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这让我觉得是最有成就感的事情。我用我的中国梦演绎给了学生们一个为了梦想而坚持的故事,希望我的学生们也能用他们的实际行动演绎出属于他们的精彩的中国梦。

  在长春呆的时间久了,总会有朋友问我为什么选择长春,其实我也去过中国的其它城市,但长春始终是我最热爱的城市,因为这座城市让我有家的归属感。我喜欢夜市上各路小商贩在街头叫卖的场景,我喜欢在华灯初上的晚上看活泼的孩子,健康的老人。虽然我的先生杰克不能和我一起携手走在长春的大街小巷,但是我知道他能看到长春的变化,我庆幸和他一起来到了长春,一起圆了我们的中国梦。

责任编辑: 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