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吉林缘 最新消息-2017国际友人看吉林 赵新 2306517

“国际友人写吉林”主题征文活动获奖作品(三等奖)

我的吉林缘

2014-07-08 | 来源: 中国吉林网

  山崎由美子 日本 长春市山崎外语培训学校

  我是日本宫城县人,宫城县与吉林省是友好县省,也许是缘分所致, 1995年10月我选择了来吉林大学国际交流学院留学,成为这所学院首届留学生。

  回首那时长春,机场还是城西“大房身机场”。现在的“人民大街”当时被称呼为“斯大林大街”,当时吉大南校区宿舍尚未竣工,留学生暂被安排在“北苑宾馆”居住。那时,城区主干线跑的是被称之为“有线无轨电车”,票价仅为5角钱。举目望去,每每街口红灯亮起时,灯下排起紫色出租车长龙,根本未见私家车的踪影。满街的自行车是人们主要的出行工具,间或有“小突突(摩的)”、驴车、马车夹杂其中缓慢移动……记忆最深的是,那时长春春节期间是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

  一天,我们留学生打车外出,上车后本应该走人民大街路线,可司机却偏偏绕开人民大街,我们问为什么?司机解释了半天,但由于我们当时的汉语水平太差,基本没听懂。于是大家就开始乱猜起来,有人说,也许是当地人有什么特殊忌讳吧?后来才知道,原来当时的长春有汽车分单双号出行的规定。

  每到秋天的时候我都会回忆起,在那万里无云的碧空下,马路旁堆满了除白菜以外,还有大葱、辣椒……我第一次知道的“吉菜”就是“汆白肉”,吃了一口,一下子就喜欢上了酸菜的独特酸味。其它的还有“拔丝白果”、“锅包肉”、“雪衣豆沙”等等,我喜欢的美食,尽在吉林。

  留学的时候,第一次去中国朋友家做客的事情让我至今难忘,看到满桌子丰盛的菜肴,不免大惊失色。为什么呢?因为日本人的饮食习惯,客人一般情况下应该将菜肴全部吃光,所以心里一个劲儿地盘算如何将这满桌的菜肴吃光?至此,我才开始意识到日中之间文化的不同和认知差异,同时我也被中国东北人的热情所深深感动。

  使我更不能忘却的是我留学期间的老师们,朴老师、阎老师、刘老师、洪老师等等,他们都是些十分出色的老师。朴老师曾经跟我说:“你的性格是大家都喜欢的性格”。而这种勉励说法,是我在日本从来没听过的,使我有了自信心。刘老师上课的时候,教过我们的汉语中有“顺其自然”的成语。通过老师们的教育让我认识到了中国文化的深刻性,感知到吉林人的温暖,托老师的福,才能有现在的我。

  听说,吉林省有日本的本州一半儿的面积。目前我去过的地方有:吉林市、辽源市、四平市、延吉市、图们市、集安市、白山市等,使我流连忘返。我曾经三次去过长白山,长白山的北坡、西坡都去过,唯独没有去过南坡。因此,从南坡登到长白山巅峰,是我现在最大的心愿。此外,松原市有名的查干湖冬季捕鱼、仙鹤飞舞的向海观光区、一眼望三国的防川风景区等都是我想踏足的地方。美丽吉林,魅力吉林。

  今年春节,我利用假期第一次去了山东省。听到那个地方的山东腔汉语着实吓了一跳,根本就听不懂。至此,我才意识到在吉林大学留学,在吉林省生活实在是一种幸运。当然,东北也有方言,但我十分感兴趣。作为“老外”的我,每当在东北人面前说出东北话,对方往往会报以会心一笑,如果再加上点东北腔调,则会引来一阵开怀大笑。我第一次学到的东北话是“大回”和“小回”,这是学校里学不到的词语。跟本地人打车的时候,我问了这两个单词应该怎么写?我知道了原来左转弯是“大回”,右转弯是“小回”。哎呀!日本人一下就能理解了呀。日本的汽车是左侧通行,而中国的车是右侧通行,刚好相反。虽然相反,但是对于我来讲比较容易熟悉,而且已经习惯了使用“大回”、“小回”的说法,甚至到别的城市打车,有时也会下意识使用“大回”、“小回”的说法。因此,我对东北地方方言的喜爱大增。两年前,在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吉林省-宫城县友好交流25周年之际,我还编写一本名为《中国东北方言》的日译本小册子。

  我在长春创办了一所小规模的日本语学校,至今已经12年了。从建校开始我开办了“长春市民免费日语角”,为长春市的日语爱好者提供了一个长期、固定的外语交流场所;同时为在长春生活的日本人开设了一个免费学习汉语场所“熊猫咖啡”。我总想为日中友好做出一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最近还与长春某高中的“日语俱乐部”的学生们进行了交流。以我个人的微不足道,也许做不了大事情,我会做什么呢?我力所能及的只是以个人微小的力量促进日中友好交流,尽力地为我热爱的吉林省做出自己的贡献。

责任编辑: 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