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国春城,梦开启的地方 最新消息-2017国际友人看吉林 陈尤欣 2306518

“国际友人写吉林”主题征文活动获奖作品(优秀奖)

北国春城,梦开启的地方

2014-07-08 | 来源: 中国吉林网

  达格苏仁 蒙古国 吉林大学

  回想四年前,中国驻蒙古大使馆在报纸上刊登了一则信息,招收蒙古赴中国学习的留学生,在得知这一消息后,我便开始着手准备个人资料,提交到大使馆和通过了大使馆组织的统一考试,收到了赴中国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国际政治专业学习的邀请。得到此邀请是我生活中最高兴的事情。当时我的女儿只有十个月大,并且还没有断奶。但是我觉得自己不应错过此次留学机会,为实现自己到外国学习的梦想,终于,我来到了长春。

  在初到长春的人看来,长春并不是一个特别大的城市。可是,长春的气候和我祖国气候相似,也是因为这里有我熟悉的味道让我觉得亲切,让我深深的爱上了这里。

  来到长春的第一年,我进入了汉语培训班。这是我的第一堂由中国教师教授的汉语课。我感受到了老师的语言风采、教学经验的丰富。老师的热情、亲切,在我心中深深的树立了一个美好形象。

  那时老师向我们介绍长春时说:“相对于一线城市,长春虽不是多么著名的旅游胜地,但是却是一个安静的、适合学习的城市,你们在这里学习期间,一定要努力学习,在学识上加大投资”。她的这些话是我时至今日努力学习的一个动力。

  作为吉林省的省会城市,长春市拥有自己独特的城市魅力,被誉为“北国春城”。这里是我梦开启的地方。 美丽的长春市,不仅环境优雅,同时也是一个经济、文化等快速发展的城市。作为东北亚地区的中心,与各国的经贸往来不断频繁。东北亚博览会已经成功举办九届,该会议是东北亚国家向其他国家介绍本国文化和特产的一个重要平台。 2012年 我作为蒙古国的留学生,也曾担任过蒙古语翻译工作,主要在东博会期间介绍蒙古国古代物品和蒙古国文化特色。在异国他乡,能够有机会向不同国家的人民介绍自己国家的生活风貌,是一件很荣幸的事情,并且通过此活动更能增进中蒙之间的友好往来,作为留学生的我倍感骄傲。

  虽然我是来到了中国的东北地区,但是这里的人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带给了我家的温暖。我欣赏中国人的勤劳、热爱工作的性格。长春市三年之内建起了七十公里的高架桥,这是广大的中国劳动人民的功劳,看到他们夜以继日的工作,让我由衷的感叹。

  人际关系在人的生活中很重要的事情,这种关系是不分国界的。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不仅认识了很多国外的朋友,还认识了很多当地的居民朋友。虽然我们之间有很多语言不通,我的中文不是很好,但是中国的朋友都会很耐心、很亲切的与我们沟通,他们谦逊的态度、友善的性格让我感动。在乘坐公交车的时候,大家都会很有顺序的排队等候,没有一个人插队;早上、晚上大家都会去广场上跳舞,锻炼身体等都给我们这些异国的人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留学生涯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时间,我满怀心愿,不断努力学习,也想通过此次机会能够将中国的文化、习俗了解,带回蒙古,带回我的家。

  在正式进入吉林大学行政学院那时起,我的梦实现了。我选择了在研究俄罗斯和国际理论的优秀教授刘清才老师作为我的博士研究生导师,开始了我对蒙中关系的研究课程。经过三年的学习、研究,经过刘老师的悉心指导,经过多方朋友的帮助,于今年4月份完成了博士论文的撰写。三年时间里也听了其他行政学院老师的课,学习了很多。蒙古国和中国的研究生的学习方法不同,我觉得中国研究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很强。他们每天坐在图书馆读书,很努力学习,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老师们精心为课堂准备了精彩的ppt教程教课,并与学生们分享他的知识。在求学的过程中,让我深深感触到了,学习无国界、知识无国界、老师无国界、朋友无国界,我与中国朋友之间的密切友谊也很好的反映出了中国同蒙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所以两国发展友好往来不仅仅是国家的事情,也是我们平凡人要做的事情。

  中国吉林长春,不仅是我实现留学生涯的地方,更是带给我发展与进步的地方。四年的的光阴匆匆而逝,我深深的爱上了这片土地,愿我能够为我的学业划上圆满的句号,愿回国后能够做好两国的友好使者,为蒙中两国的睦邻友好关系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长春,我梦想实现的地方!感谢中国,感谢吉林!

  

责任编辑: 陈尤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