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长春的朋友们 最新消息-2017国际友人看吉林 陈尤欣 2306526

“国际友人写吉林”主题征文活动获奖作品(优秀奖)

我在长春的朋友们

2014-07-08 | 来源: 中国吉林网

  朴安洙 韩国 吉林华侨外国语学院外籍教师

  我是一名任教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的韩国语教师。时间如白驹过隙,这已经是我教学生涯的第三个年头,也许是冥冥之中注定的缘分吧,现在我彻底放弃了韩国的教授职务,全身心投入于现在的教学工作。

  尽管我是一名韩国人,但中国对于我而言,并不陌生,上世纪90年代我就曾来过中国。20世纪最后一个八月,我的博士课程全部结束,准备开始毕业论文的撰写,恰巧需要到中国搜集资料,我再次来到中国。或许是上天注定的缘分,我没有做任何调查就来到了长春这座城市,我和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的缘分就这样开始了。当时,华外刚刚开设韩国语专业,需要外籍教师,于是我向韩国姊妹学校寻求推荐,在上天的眷顾下,我成了那名幸运儿。那时候华外的校园还位于前进广场,周边的道路交通、学校设施等等都与韩国有很大的差异,但这些不便之处并没有让我不喜欢这里。在这里,我结识了许多知己好友,这也是我不断往返于中韩之间最大的理由,也是因为这些朋友,让我的脚步留在了长春,和这座城市、这所学校深深地联系在了一起。

  初来学校教学,如逢无课我就会去长春市图书馆及吉林省图书馆查找资料。有一天上午没课,就去学校图书馆查阅材料,之后到了学校旁边的网吧给韩国朋友发邮件。当时学校周边只有两个网吧,而且网速极慢,甚至慢到读发两个邮件就需要一小时的时间。虽然无奈,需要的时候还是要去。记得那天网速更是慢得离谱,甚至连接不上韩国网站。我去找老板理论,老板则用硬邦邦的语气对我说,“网速慢我有什么办法!韩国人那么有钱还这么小气!”,甚至开口骂了我,于是我们吵了起来。就在这时,网吧内的一位先生站了起来,指责老板怎么能这样对待一位外国友人。他是我的第一位中国朋友,一直亲密交往到现在的朋友,也是我一辈子的好朋友。网吧出来后的聊天中,得知他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也是就职于华桥外院,是总务处的一名职员。

  从那以后他经常来我的宿舍玩儿,同时担当我的汉语老师及朋友。也许是吉林省的朝鲜族多的缘故吧,他对韩国文化了解甚多,使得我们的关系更加亲密了。他是站在韩国人的角度对待我,既温暖又甜心。我们去超市的时候,他帮我提重物,到宿舍也会主动做这做那,这些都是在韩国才能看到的对年长者的尊敬之情,但在他身上我也看到了,这也许是中韩共有文化中儒家思想的一种体现吧。

  查找论文资料有困难时,他会亲自和我去,周末怕我寂寞,他又把我引入他的朋友圈。有一次,他带我去他的老家,这段记忆一直让我魂牵梦萦。虽然去的过程很费周折,但是他的父母和我的父母一样亲切。这个村子不大,房屋也是中国最传统的农村房屋样式。带有烧干柴加热大锅的厨房,同时用此来加热的火炕,火炕对面就是饭桌,衣柜,一共有三个房间。当天,这位朋友的父母、哥哥、朋友以及朋友的女朋友都因为我而聚在了一起,一起包饺子,还教我打麻将…… 晚上睡觉的地点就是那铺大炕,他的父母让我睡在炕头,我一再坚持不能那样,可还是被他们那种热情征服,睡在了炕头。我彻底被这种如同韩国农村的好客之心所感动。无论到哪个国家,无论到了什么地方,只要人心暖,一切都会变得温暖。从此,我深信我一定会喜欢上中国,还有中国人。

  取得博士学位之后,我还想在中国攻读经济学,因此不断地打听这方面的消息。当时周围人有劝说我应该到首都北京就读,但我立刻想到了那个让我温暖的城市—长春,我下定决心要去那儿。我的一位中国朋友帮我办理了入学申请,很快我就收到了申请成功的消息。当第二次来到了这个学校时,又遇到了之前我见过的、交往过的朋友们,更加加深了之前我们彼此间已经很真挚的友谊。虽然时隔几年再次来到这个校园,对于我来说多少有些生疏,但我感觉还是一如既往的舒心,毫无陌生感。

  有一天,我去红旗街购物,由于我习惯把钱包放在裤子后面的口袋里,结果在去新民广场的路上被偷走了。当时大约晚上6点左右,车也快停运了,兜里又没有回学校的钱,很是尴尬。钱包里装着的信用卡、身份证等重要物品也一同丢失了,需要尽快回宿舍往韩国打电话进行挂失申报,我毫不犹豫地给老友打了电话。我说明情况后,他告诉我“别担心,站在原地别动”,之后马上就开车过来了。带着一丝希望,他带我去派出所报案。虽然程序复杂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但他一句怨言都没有。手续办理完之后还把我送回了宿舍,他一直安慰我。

  尽管钱包和钱最后并没有找回来,但身份证和各种银行卡却随着一段缘分回到了我的身边。因为身份证上写着我是经济学博士生,也许是小偷良心发现了吧,把各种证件扔到了吉大学生宿舍前。一位学生捡到后给我打了电话,也因此成就了我与中国友人的又一段缘分。面对如此让我充满谢意的中国之行,使我做出了生活在长春而不是回韩国任教的决定。可也是恰在这时,韩国的一所大学和我取得了联系,面试之后,带着依依不舍的心情,我不得不离开长春又回到了韩国。

  在我2004年第二次来这所学校时认识了韩语系的王老师,也正是这个缘分,使我有了第三次来到长春生活的经历。在韩国那所大学工作的过程中,每当遇到压力,我就会和王老师以及其他中国老友倾诉,可以说,这已经成了一种习惯。韩国紧梆梆的生活节奏,使得我越发怀念中国生活的那种舒适与幸福,也引发了我对生活方式的重新思考—人生如何才能精彩?思考过后,我决定重新回到这座我所喜欢城市—长春。托王老师和中国朋友的福,在2013年3月1日,我又投入到了华桥外院—这所我深深眷恋的学校的怀抱。

  这篇文章还没写完,电话铃响了。来电话的正是交往了16年的老朋友,也是我此篇文章的主人公—光彬。他每到节假日时就会想起我。今天打电话说“哥哥,五一干什么啊?没什么计划的话,2号我们一起吃个饭吧。定了哈!”他说完就挂了电话。虽然我没来得及说什么感谢的话语,但在我住所的小小空间里,却到处洋溢着被朋友关怀的温馨气息—那是一种特有的属于中国的人情味!

  

责任编辑: 陈尤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