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国家医药高新区加快产业平台建设纪实 第一新闻内容-第一新闻 陈尤欣 2238961

通化国家医药高新区加快产业平台建设纪实

2016-09-07 | 来源: 吉林日报

  通化国家医药高新区作为国家级创新型医药健康产业园区,始终坚持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突出在“高”“新”上做文章,医药主导产业加速壮大,工业经济实现提质增效。

  近年来,通化医药高新区发挥产业对接、功能延伸和独特区位等诸多优势,辐射带动山城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其综合实力、创新能力、服务能力、辐射带动能力和竞争力全面提升,已经成为通化绿色转型发展的大平台、转型发展的大引擎、创新发展的增长极。仅今年上半年,就实现GDP144.1亿元,同比增长39.90%。

  “高新化”引领产业发展

  通化国家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前身为吉林通化经济开发区,始建于2005年7月,2011年8月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2013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医药高新区,成为全国第二个以医药冠名的国家高新区,区划面积57.3平方公里。

  近年来,通化医药高新区不断做强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调优新材料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在项目引进和培育方面追高逐新。

  投资50亿元的东宝生物医药产业园,占地1547亩,是通化医药高新区内成片开发的园区之一,以蛋白质生物药的研发和生产为主体,同时进行基因修复等化学药物和天然药物的研究开发,辅以医疗器械和诊断试剂盒的开发,产品涵盖糖尿病、癌症、心血管疾病等重大领域,所有产品均在本产业园实现最终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在总投资30亿元的修正医药科技产业园,园区一分为二,医药园区将整合资源,“唤醒”沉睡的药品批准文号,形成不同药企、不同药品济济一堂的盛况;食品工业园从长白山食品到药食同源保健品“一网打尽”,一个年产值千亿元的“巨无霸”园区呼之欲出,势与通化打造大健康产业同频共振。

  20亿元的紫鑫笙愉园人参产业园、12亿元的紫鑫金桂园科技孵化器……一大批科技和技术含量高、辐射力大、经济效益明显、带动力强的大项目相继开工,展现出通化医药高新区产业建设风生水起。

  向高新科技要动力,向高附加值产业要效益,带来的必将是品牌崛起、产业升级、集聚辐射效应不断凸显。

  目前,全区医药企业已发展到48户,先后被国家科技部等有关部委认定为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医药产业集聚区和新型工业化医药产业示范基地,医药产值、增加值和利润,均占全市的50%以上。

  “四个五”提升发展效率

  2016年,通化医药高新区,以争当全国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一面旗帜为总目标,全面启动“四个五”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强经济运行分析和管理,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抓创新、保存量、促增量,推动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树立“五种理念”: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环境是第一支撑、人才是第一资源、担当是第一要求。

  把握“五大目标”:打造全市体制机制创新的示范区、高端医药产业的集聚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转型升级的关键引擎、新一轮振兴发展的排头兵,努力成为全国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一面旗帜。

  突出“五大建设”:基础建设、平台建设、项目建设、园区建设、环境建设。

  提升“五个能力”:创新能力、协调能力、治理能力、执行能力、队建能力。

  2016年,通化医药高新区计划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3亿元,其中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39项。今年上半年,该区开复工项目17项,完成全口径固定资产投资28亿元,同比增长17.4%。

  除“四个五”发展战略,通化医药高新区还确立了“一体为主、两翼齐飞、四轮驱动”的产业发展定位,即以医药健康产业为主体,以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服务产业为两翼,以医药健康、高新技术、现代物流和食品加工四个产业园为四轮,突出特色,加快发展。

  经过不懈的努力,通化医药高新区初步形成了高端项目不断集聚、创新浪潮持续涌现、骨干企业规模带动、配套企业链条不断延伸的产业创新集群,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高质、高新化发展方面走出了一条特色之路。

  “创新极”支撑“增长极”

  坚持创新驱动,增强内生动力。

  通化医药高新区充分利用国家科技部给予“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的火炬计划、创新基金和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等政策资源,主动融入“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等先进的产业发展理念,围绕“医”和“药”,突出专业化、特色化、高端化、品牌化,树立高新区“科技前沿、创业沃土”的品牌形象。搭建公共科技服务平台,推动创业孵化体系建设,引进培育高端人才,充分发挥院士工作站的辐射效应,扎实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

  通化医药高新区院士工作站,是吉林省唯一一个依托高新区建立的产学研对接平台,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咨询、重大关键性技术攻关、大品种二次开发、企业人才培养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大品种二次开发方面,先后组织了4次面向通化医药企业的大品种二次开发技术咨询及项目对接会,先后为14户企业的20多个项目进行了技术咨询,有6个项目达成了合作开发意向,其中有3个项目进入了实质开发阶段。

  促进创新成果转化方面,重点参与了6次面向全省的中医药及健康产业发展的学术研讨会和高峰论坛,参与编制了《吉林省医药健康产业科技成果汇编》及《吉林省医药健康产业科技平台汇编》,收录相关科技成果191项,其中收录并展示推介院士、专家创新成果95项。

  强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组织修正、万通、益盛、玉圣药业12户企业40余人参加了由天津中医药大学举办的3期现代中药制药质量控制技术高级研修班。从去年开始,院士工作站与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联合面向通化医药企业开办了双导师硕士研究生班,积极为通化医药企业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

  搭建公共科技服务平台,推动创业孵化体系建设,也是通化医药高新区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

  依托孵化器培育,通化康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过与高校合作,攻克了林蛙壳提取抗菌肽技术,以往被当成废物扔掉的林蛙壳,被研制生产出30多个系列产品。从孵化器毕业后,该公司总投资2亿元的康元长白山林蛙产业园项目建设风头正劲,通过林蛙深加工的产业化,园内10多户企业年实现产值将达500亿元。

  今年3月,通化医药高新区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第二批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单位,并与2014年被列为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成为全国高新区期盼的“双试点”高新区。

  如今,通化医药高新区已建设成为通化市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研发的高地,引领科技及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龙头,支撑通化发健康产业增长极中的重要创新极,成为科技创业者的乐园、科技人才的理想处所。

吉林日报记者 王忠先 李铭

责任编辑: 陈尤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