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天同庆闹十五,这三类人却要对元宵说“不”! 第一新闻内容-第一新闻 鞠华军 2328020

普天同庆闹十五,这三类人却要对元宵说“不”!

2017-02-10 | 来源: 新民网


  正月十五,我国大部分地区在这一天都有吃元宵或者汤圆的习俗。软滑香糯的元宵象征着一家人在新的一年里团团圆圆,阖家幸福。但是,元宵虽好也不能多吃,而且要科学食用。

  元宵营养丰富,其主要成分糯米粉就含有脂肪、碳水化合物、钙、铁、核黄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烟酸等营养元素。其中维生素B1含量尤其丰富。同时它的常规馅料主要以果料和干果为主,包括芝麻、核桃、花生,再加上植物油,营养价值就“更上一层楼”了。中医将元宵视为可补虚、调血、健脾、开胃之物。糯米虽然可以开胃,但其质地细腻,不宜被肠胃消化。

  尤其是下面三类人吃元宵要注意。

  1.胃肠功能不好、患有糖尿病、溃疡病、慢性胰腺炎、胆囊炎的人,要尽量少吃,元宵的高油脂、高糖、不宜被肠胃消化的特性往往会对以上这些病人产生不利影响。

  2.老年人多有消化功能减退、牙齿脱落等情况,而且吞咽反射功能也比较迟钝,可能会因急速吞咽而引起元宵卡喉,导致呼吸困难,甚至造成窒息,所以老年人吃元宵一定要少食而且要细嚼慢咽。

  3.婴幼儿不宜吃元宵。由于糯米比较黏,1岁以下的孩子很可能将元宵黏在食道而阻塞呼吸道;1岁~2岁的孩子不容易嚼碎元宵馅中的果仁等。另外,小儿消化功能较弱,吞咽反射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即使大一些的孩子吃元宵时也不能一口将整个元宵吃下,以防不测。

  除了以上这些应注意的人群,其他人吃元宵也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不宜当早餐长期吃。

  元宵属于高热量、高糖分的食品,还含有油脂,但却缺乏营养素,除了热量和糖外并没有太多其他营养。这样的食品首先不适合长期当早餐吃。此外,人早起时胃肠道功能是最弱的,而无论是元宵还是汤圆,外皮部分都是糯米,黏性高,不易消化。因此早餐吃元宵、汤圆很容易出现消化不良,而导致泛酸、烧心等情况,影响一天的工作和生活。

  2.不宜当作正餐吃。

  在吃元宵、汤圆的同时,尽量不要再吃其他含糖高的食品,还要减少其他主食的摄入。一般来说,吃三个元宵或汤圆就要减去半两(25克)主食。夜宵如果和睡觉的时间离得比较近,最好也别吃元宵、汤圆。一些胃肠功能弱的人在吃了元宵后就会出现泛酸、烧心等胃食管反流问题,因此元宵不能吃得太饱,吃完后也不要马上就躺着,最好活动两小时以上再睡觉。所以,元宵不宜当正餐,可在上午10点或者下午加餐的时候吃,但每次吃个一两个即可。吃元宵时不妨搭配点助消化的食物,如山楂、陈皮、生萝卜等。我国历代就有用萝卜治疗食积、消化不良等症的记载。

  3.喝元宵汤促消化。

  元宵汤可并非一般的汤。糯米中虽然含有大量的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烟酸等,但现在由于谷类精加工,B族维生素损失较多,元宵在加工过程中,糯米经过浸泡、碾磨等,维生素B1进一步耗损,且维生素B1易溶于水,很容易流失到汤中,因此吃了元宵、汤圆最好再喝些汤,这可以促进消化吸收,即民间常说的原汤化原食。不过喝汤一定要注意别在汤里再加糖。如果吃的是咸汤圆,可以在汤里放些小虾米及蔬菜,补充营养,但最好不要再放油脂或调味料。

  心脏病人遇上元宵节 想吃就吃

  又是一年春来到,张灯结彩元宵闹。跟往常一样,公号开始推送各种健康科普文章,其中不少是告诫心血管病人不宜多吃汤圆和元宵的。但我想说的是,想吃就吃吧。

  为啥心脏病人要提防元宵和汤圆呢?

  其实说起来有些牵强。汤圆或元宵都是皮儿加上芯儿,外皮是糯米做的,芯儿是各种馅儿,不外乎豆沙、糖、芝麻、花生、核桃、肉等。说到对健康的影响,不外乎糯米黏性高、不易消化,对于肠胃功能不佳者、老年人、儿童等,吃多了容易造成消化不良或吞咽阻碍,其实这些与有没有心脏病并无太大关系。由于心脏病高发于老年人、长期吃心脏病药物有可能影响消化功能、心功能不全会导致胃肠道瘀血等原因,所以心脏病人吃元宵需要注意。

  汤圆的馅儿中油脂含量均较高,对高脂血症、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病人不利;馅儿中的糖含量过高,吃多了也会使伴有糖尿病的心脏病患者血糖升高等。但总的来说,想吃就吃,一年就一个元宵节,偶尔过一下嘴瘾无可厚非,只是控制总量即可。

  除了吃元宵外,心脏病患者元宵节期间最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血压要稳定。

  此时虽然南方已是春暖花开,但北方依然寒风凛冽,这恰恰是血压最不容易稳定的时节,因此要加强监测,及时加减药物。饮食需要清淡,适度增加锻炼,按时作息。

  2.按时吃药。

  每逢年节,经常有人忘记吃药,本来挺稳定的病情可能一下子加重,甚至住院治疗。因此,再喜庆、再高兴,也别忘记按时服药。

  3.情绪要稳定。

  过了元宵夜“过年模式”就该彻底结束了,不能放肆地熬夜打牌、狂欢,心该往回收一收了,尤其是自己的情绪要尽快调整回常态,保持稳定。

  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 张海澄

责任编辑: 鞠华军